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是指将这一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嘉定区劳技教育中心积极响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融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创中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价值观爱国、敬业、友善、诚信等应用到作品的设计、制作与创新中,体现在对劳动的感悟中。
感悟非遗竹文化 蔑竹编织传技能
在传统工艺制作课程上,嘉定竹刻从明朝开始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自2008年以来,嘉定区劳技教育中心被授予竹刻基地学校的称号,如今劳技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竹刻课程,通过制作蔑竹扇,让学生深入感受家乡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了解竹的品性,感知竹的坚韧。
电子电路任我创 创意小屋展青春
在新能源课程中,学生利用纸电路这一项新技术,合作制作一个温暖的小屋,通过测量、设计、加工、组装、布置5个流程,让学生感悟劳动创造美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深刻理解,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提高价值分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层层黄草寻技艺 叠叠编织筑未来
在嘉定区劳技教育中心的传统工艺课程中,黄草编织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代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劳技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通过用手中黄草编织杯垫与香囊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草编文化,感悟黄草坚韧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小小电工显身手 电子技术随我创
在电工电子课程中,嘉定区劳技教育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引导八年级学生探索电子世界的奥秘。通过动手实践,学生们不仅学习电路知识,更能体会创新、诚信、公正的价值,感受科技与道德的结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科技的热爱,激发他们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